• 跳过至主导航
  • 跳转到内容
  • 跳过至主侧边栏
  • 跳转到页脚
数字PET实验室

数字PET实验室

Digital PET Imaging Lab

  • 关于我们
    • 数字PET实验室
    • 发展大事记
  • 研究队伍
    • 教授
    • 博士后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本科生
  • 科学研究
    • 研究主题
      • 探测器组
      • 图像重建组
      • 图像处理组
      • 系统集成组
      • PET应用组
    • 研究项目
      • 关键材料
      • 核心器件
      • 关键部件
      • 系统整机
      • 应用示范
    • 研究论文
      • 论文目录
      • 研究贡献
  • 人才培养
    • 培养模式
    • 毕业生
    • 获奖与专利
      • 获奖
      • 专利
  • 活动
    • 暑假学校
  • 科学传播
    • 媒体聚焦
    • 原创科普
  • 捐赠
    • 捐赠方式
  • 加入我们
    • 博士后招募
    • 联系我们
    • 公众服务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论文 / 研究贡献

研究贡献

邓贞宙

[1] Quadratic programming time pickoff method for multi-voltage threshold digitizer in PET,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2015.5.8, 62(3): 805~813 (IEEE NPSS 会刊)

本篇论文聚焦于解决模拟到数字的相关研究问题

论文提出了一种二次规划(QP)方法,用于标记基于MVT样本的闪烁脉冲事件时间。明确了时间标记的优化目标,给出了时间标记优化方程的解析解,并指出可以用迭代的方法求解时间标记,还指出了下降沿对时间分辨率的贡献。

提出的QP方法与参照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时间分辨率并具有单调递减的时间分辨率,表明QP/MVT在时间标记方面具有潜在的优越性,进一步验证了数字化方法对时间标记的意义。

[2] Scintillationevent energy measurement via a pulse model based iterative deconvolution method,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2013.10.21, 58(21):7815~7827

本篇论文聚焦于解决模拟到数字的相关研究问题

论文中将能量测量视为解卷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模型的迭代反卷积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检测的情况下处理堆积事件,并且适用于不同信号的脉冲形状。

首次明确了能量测量的统计优化目标,给出了事件能量测量统计优化方程的迭代解,刻画了下降沿的统计特征。该方法与参照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能量分辨率并达到了与数字门控积分基本一致的能量分辨率。

奚道明

Daoming Xi, Chien-Min Kao, Wei Liu, Chen Zeng, Xiang Liu and Qingguo Xie, FPGA-only MVT digitizer for TOF PET, 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vol. 60, no. 5, pp. 3253-3261, 2013

本篇论文聚焦于解决模拟闪烁脉冲信号到数字信号转换环节的相关研究问题。

论文利用FPGA自身集成的LVDS差分端口实现了模拟信号的阈值比较功能,使得闪烁脉冲的数字化采集和处理可以直接利用FPGA进行而不依赖于传统的高速ADC芯片。为高速闪烁脉冲的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提供了一个高性能、低成本、高集成度的方案。采用该技术方法的数字PET探测器已在临床全数字PET等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该技术的X射线安检机的危险有机物检出率获得极大提升,曾为2018年中国进出口博览会提供安保服务。

万陆

Chien-Min Kao, Qingguo Xie, Yun Dong, Lu Wan, and Chin-Tu Chen, A high-sensitivity small-animal PET scanner: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vol. 56, no. 5, pp.2678-2688, 2009

本篇论文聚焦于解决数据到图像的相关研究问题。

论文中设计并开发了一台紧凑型的临床前平板PET系统,由于采用了紧凑的双平板几何结构,该系统达到了∼28.2%的超高灵敏度(经检索,这是目前有报道的临床前PET灵敏度的最高性能)。通过对系统响应矩阵的精确计算,在成像中对视差错误进行了校正,系统在达到高灵敏度的同时实现了1.2 mm的各向同性的空间分辨率。大鼠18F-FDG的成像结果对仪器的成像性能进行了系统级的验证。

牛明

[1]Luyao Wang, Jun Zhu, Xiao Liang, Ming Niu, Xiaoke Wu, Chien-Min Kao, Heejong Kim, Qingguo Xi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Trans-PET® BioCaliburn®)LH system: a large FOV small-animal PET system. Physics in medicine & biology 60.1 07 Jan 2015: 137-150.

本篇论文聚焦于动物PET仪器性能测试、评估研究,涵盖数字PET成像的全部物理过程。

论文中以NEMA 标准为准绳,评估了包括系统几何参数(系统内孔直径,有效FOV),进行了包含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归一化效果、图像质量、恢复曲线、冷热区对比度等假体实验,还有单只小鼠实验、两只小鼠实验甚至四只小鼠同时实验等活体动物实验。对以上系统性能的详细评估表明,Trans-PET LH空间分辨率达到1.0mm,径切向FOV大(孔径18cm,FOV 接近14 cm),是一款非常适合临床前动物PET实验的设备,尤其适合多只小鼠同时实验,并且可推广到大动物例如兔子、小狗和猴脑等功能研究。

[2]Daoming Xi, Qingguo Xie, Jun Zhu, Li Lin, Ming Niu, Peng Xiao, Chin-Tu Chen and Chein-Min Kao, Optimization of the SiPM pixel size for a monolithic PET detector, Physics Procedia, vol. 37, pp. 1497-1503, 2012

本篇论文聚焦于PET探测器前端基础性、探索性研究,涵盖射线到光、光到电的物理过程。

连续晶体探测器因为不含探测死区、能够直接给出DOI信息,SiPM也因为紧凑的结构、快的时间响应以及对磁场不敏感等性能一直是PET探测器研究的热门。论文对PET探测器中热门、前沿的连续晶体耦合SiPM进行了研究,具体针对连续晶体探测器中单颗SiPM的尺寸,比较小尺寸SiPM能够更精确的测量闪烁光分布,但是也会导致单颗SiPM信噪比降低。论文使用模特卡罗仿真方法,优化出连续晶体中最佳的SiPM尺寸。

[3]Ming Niu, Chien-Min Kao, Jun Zhu, Peng Xiao, Anwen Long, Robert G. Wagner, Gary Drake, Chin-Tu Chen and Qingguo Xie, Evaluation of multi-pixel photon counters in energy determination for PET imaging, Journal of Instrumentation, vol. 7, no. 4, pp. T04001, 2012

本篇论文聚焦于解决光到电的相关研究问题。

SiPM因为高增益(106),低偏置电压(20-70V),高光电探测效率(PDE),紧凑的尺寸,对磁场不敏感,快速时间响应(可能适合TOF PET),具有低成本和CMOS兼容性的潜力等优势成为下一代PET最有潜力的探测器。然而,SiPM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挑战,本论文针对SiPM的饱和效应使用了双射源法进行了研究,并以PET中广泛使用的LYSO晶体为例,对SiPM的饱和效应完成了校正,解决了SiPM动态范围不足的问题,使得SiPM能够成功应用于PET探测器。

高敏

D’Ascenzo N, Gao M, Antonecchia E, et al. New Digital Plug and Imaging Sensor for a Proton Therap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 Sensors, 2018, 18(9): 3006.

本文属于数字PET的新型应用。

论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数字PET技术的用于质子治疗监测的平板数字PET系统,在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质子治疗中心现场快速搭建了即插即成像的数字PET系统并开展了实验研究。

首次实现了计数率达5 Mcps的质子束在束监测(现有系统约为1.3 Mcps),首次获取了数字PET监测质子束在束新数据,使用数字PET首次观测到了质子产生的短半衰期核素15O,充分验证了数字PET在质子治疗监测上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



主侧边栏

科学研究

  • 研究主题
  • 研究项目
  • 研究论文
    • 论文目录
    • 研究贡献

Footer

关于我们

数字PET实验室致力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示范,是全数字PET的发源地,亦是全球PET研究领域领跑者之一。通过发明的多电压阈值采样法(MVT),解决了高速脉冲精确数字化的难题,系统性地发展了全数字、模块化的PET探测器技术,建立起完整的全数字PET技术体系,研究方向覆盖从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到系统集成、应用研究的整个创新链。先后研发了全球首台动物全数字PET科学仪器…进一步了解

最新动态

  • 张博:让青春为数字PET事业燃烧
  • 国产全数字PET挺进科学“无人区”
  • 中国“全数字PET”穿越无人区
  • 国产全数字PET研发19年上市
  • 国产临床全数字PET/CT获准进入市场

搜索网站


PETlab公众号ID: petlab201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 邮政编码:430074  | 电话: 027-87792294
版权所有 © 数字PET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