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过至主导航
  • 跳转到内容
  • 跳过至主侧边栏
  • 跳转到页脚
数字PET实验室

数字PET实验室

Digital PET Imaging Lab

  • 关于我们
  • 研究队伍
    • 教授
      • 谢庆国
      • 肖鹏
      • Nicola D’Ascenzo
      • Valeri Saveliev
      • 蔡超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科学研究
    • 研究小组
      • 探测器组
      • 图像重建组
      • 图像处理组
      • 系统集成组
      • PET应用组
    • 研究方向
      • 关键材料
      • 核心器件
      • 关键部件
      • 系统整机
      • 应用示范
    • 论文与专利
      • 论文
      • 专利
    • 部分获奖
  • 人才培养
  • 活动
    • 登峰班每周汇报
    • 通知公告
    • 暑假学校
  • 科学传播
    • 媒体聚焦
    • 原创科普
  • 捐赠
  • 加入我们
    • 博士后招募
    • 联系我们
    • 公众服务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正文

“痣”也会癌变?数字PET帮助“揪”出“危险的痣”

2015年08月12日 Bypetlab-an

2015年8月11日,核医学领域顶级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兰晓莉教授课题组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题目为“Imaging malignant melanoma with (18)F-5-FPN”。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苯酰胺类探针是用来开发靶向检测黑色素瘤示踪剂的候选化合物,因为其可以绑定黑色素瘤细胞并有高度蓄积。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苯酰胺类类似物的正电子显像剂——18F-5-氟-N-[2-(二乙氨基)乙基]吡啶甲酰胺(18F-5-FPN),并基于体内/体外的药动药代实验评估该显像剂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体内/体外研究结果均显示,18F-5-FPN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并可高蓄积,同时药动药代特性也较优异。上述研究表明18F-5-FPN可能是一种可用于黑色素瘤诊断和分期的理想分子探针。

本研究中,小动物数字PET技术展现了优异的成像空间分辨能力和对快速动态成像能力,为该新型示踪剂的研发与临床前评价提供了巨大帮助。

图片来自于:Lin H, Tong ZH, Xu QQ,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4 doi: 10.1164/rccm.201310-1776OC.

分类:基础生物医学研究

读者互动

主侧边栏

Footer

关于我们

数字PET实验室致力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示范,是全数字PET的发源地,亦是全球PET研究领域领跑者之一。通过发明的多电压阈值采样法(MVT),解决了高速脉冲精确数字化的难题,系统性地发展了全数字、模块化的PET探测器技术,建立起完整的全数字PET技术体系。先后研发了全球首台动物全数字PET科学仪器和全球首台临床全数字PET医疗装备,并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以全数字PE.…进一步了解

最新动态

  • 我国自主研发临床全数字PET/CT正式运行满半年
  • 数字PET团队获2021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 人民日报关注武汉数字经济:实施全行业数字化改造
  • 我国独创全数字PET进入临床稳定运行
  • 国产“癌症预警机”实现从0到1的艰难创新

搜索网站


PETlab公众号ID: petlab201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 邮政编码:430074  | 电话: 027-87792294
版权所有 © 数字PET实验室